初中一年级:从学渣到学神的黑科技

学霸与学神

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出色的,有两种人:学霸与学神。

学霸靠努力获得高分,而学神,则是拥有顶尖的学习能力,因此往往可以「看上去轻轻松松」消化高难度的知识,搞定无从下手的题目,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学的又快又好。甚至在别人忙于应试的时候,还能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需要说明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神就不努力,只是两者在学习生产力上,有本质的差异。学霸是靠投入更多的资源(时间、精力)来提升绩效,而学神在学习质量上出类拔萃,用生产力实现碾压。

生产力关键:整体知识体系建构能力

事物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知识也是。

所谓知识体系,是知识、题目、现实案例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组成的知识网络。

知识体系概念示意图

即使从学习单个知识点的角度,也是需要理解了跟其他点的关系,才更容易把握。这就像如果要懂得什么是「窗」,也需要理解什么是「墙」。

出色的老师善于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也就是去发掘这些知识点的关系。

而顶尖的学习者,自己本身就带有强大的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学习一个知识、解一个题目、分析错题,会把它链接到已有的知识网络中,发现跟自己已有知识的关联。

这就是所谓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没有这种整体的知识网络的融入,单有零碎的知识点。一方面本身就难以掌握概念,另外哪怕勉强记住,也很难长久。就像如果没有植被,泥土很容易被冲走。

很多人说课堂上听老师讲的好像明白,做题就不会了。往往也是因为,知识题目之间的相互联系没能建立起来。严格的说,也没法说是「掌握了知识」。

单纯的了解知识点不是掌握,在知识体系中建立了知识的位置,明确了关系,才是真的掌握。

如果从知识体系建构的角度,那么不同学习能力的人,核心差异在于:

  • 学渣:碎片化的知识(缺乏建构知识体系的能力)
  • 学霸:局部化的知识体系(建构局部化的知识体系的能力)
  • 学神:全局化、浑然一体的知识体系(跨科目、跨领域、融合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全局知识体系建构能力)

所谓「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也就是整体知识体系打通了。例如看到数学理论就可以发现在现实中的应用,谈个恋爱也能够反思出销售中的问题。

表妹的高二补习

有一年春节,我回老家。有表妹在读高二,于是乘着假期,我帮她补习。

她那段时间还在补课,下午才回来。有一天下午放学后,我问她每天补课都在干嘛。

她说主要是做试卷,我就说那你试卷中的错题做几道给我看看。

她做的时候,我就一直在看。

我发现,她在做题的时候,有好几次会停顿比较长的时间,或者是改来改去。比如在分式化简的时候,就会犹豫、涂改。

做完了三道题,我叫停然后问她:“你觉得你错在哪里”。

她就指着正确答案对我说,本来是这个,我做错了。

我就问她:“你觉得还有什么问题吗?”

她说不出来了。

我就跟她说,你在分式化简的时候,比较犹豫,中间还改了好几次。虽然有些时候勉强做对了,但说明这个知识点你没有掌握。

就从这么一段时间的观察,问题就浮现出来了。

分式化简这个知识点,是初中的内容。到高二了,她还是没有掌握。同样的,还有其他的欠账。

从战术层面来讲,她做了一道题目,还是没搞清楚,到底这道题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例如我看她做题,在诸如分式化简这样的基本点上,哪怕是停顿犹豫涂改,也会认为很可能是问题(不牢固)。而她虽然做了很多题,却缺乏复盘反思。

从战略层面来讲,如果她基本的初中知识点掌握还存在比较大的问题。根本就不应该在补习的阶段,还全面刷题。而是应该重点训练,把这些最基本的点掌握好,再往前走。否则一方面成绩难以提升,另外也是耗费自己的时间在这些基本点上。

更要命的是,我们学习的知识,通常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整体的体系,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前面的点没学好,后面那些知识点就难以掌握。这样一来,往往常见的局面就是今天欠账明天欠账,一开始还能勉强跟着走,到了某个程度实在跟不上了,就大崩盘。

所以数学这样的学科,刷错题这种方式,未必用途很大。因为头疼可能不是头的问题,脚疼也不是脚的问题。没问题的地方去拼命贴膏药,有什么用呢?大概就是心理安慰了。

从表妹的回应来看,她是缺乏这种整体体系意识的,停留在表面上。这导致了她很难实现突破。

那时候我就意识到,如果抛开应急,从学习的角度,关键是要彻底改变学习思路,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刷题应试,转向主动的知识体系建构。而且这种建构不仅仅包含主题科目,也同时要反思学习过程、学习质量本身,从而让「学习本身」成为知识体系中的关键部分。

所谓学神,也是不仅仅本身学习质量高,而且善于反思持续升级自己的学习能力。

让知识体系建构「看得见摸得着」

然而这件事情有一个关键难点,那就是,学习活动大多数发生在心理层面,看不到摸不着。有句话说:

我们只能掌控自己看得见的事物,我们看不见的事物掌控了我们。

人类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是将「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变成「看得见摸得着」,从而变得可掌控。

例如「电」,其实打雷、灯泡,我们看到的只是光。然而,示波器这样的设备,却是让我们可以「看见」电流,从而可以让我们进一步理解、操控电。

管理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因为最重要的事情「看不见摸不着」,于是人们就转而去盯着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

比如销售,理解客户、服务好客户可能难以捉摸,但是打了几个电话、拜访了几次客户、出了多少绩效容易看到,于是管理者就盯着这个。

再比如小学生家长,天天就问小孩「今天你在课堂上举了几次手啊」,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

再比如中学,学校和老师老是盯着考了多少分、做了多少题,然而对于「学习的内功」,却用心甚少。

让真正重要的事情「看得见摸得着」,才能从体系上有效的确保「做正确的事情」。

基于这样的理念,「知识森林」学习系统诞生了。它的目的,是支持以「知识体系建构」为中心的协作式学习。

日常学习:知识、案例(题目)和相互关系的建构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更是主动的研究知识、案例(题目是知识的应用案例)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思考的结果,他们需要在学习系统中创建相关的知识点、以及链接知识点、案例(题目)(相互关系的分析)。

理想情况下,应该是直接在课堂上就直接输入系统。然而因为今天课堂教学模式并没有改变,在课堂上使用电脑通常受到限制,因此可以在每天回家后完成。

这也是初一开始的优势:一方面开始的越早,以前的知识体系并不复杂,容易入手;一方面相对课程任务不重,时间充裕,可以学习掌握新的思维和方法。到了毕业年纪,本身应试的繁重,以及此前要补的太多,就难以安排时间。

演示:创建知识点

演示:创建关联

说明:创建题目

题目也是知识体系的一部分,同样可以在系统中创建,关联到知识点。

在学习系统中,题目被认为是案例的一种表现形式,因此用「创建案例」来创建题目。

由于工作量,如果是个人学习项目,那么实践中通常只是把疑点、重点、错题纳入系统。

演示:标签关联

除了创建正式的链接,也可以用标签的方式,来关联知识点、题目等。这种方式相对更轻量更灵活。

演示:创建笔记

对于知识、案例和关联,可以创建笔记。

演示:笔记的标签功能

同样的,对于笔记,也可以用标签的方式,把它跟知识点关联起来。

关系检索

有了前面的关联工作,接下来我们就而可以方便的,在系统中看到知识的关联。

除了直接在知识视图上看到各种联系,还可以有如下的方式,去检索知识。

演示:显示相邻节点

演示:基于标签限定知识地图

演示:基于标签搜索

知识体系建构:过程重于结果

记得中学的时候,有次我看见同学在背各种公式,我就说这么多你怎么背的下来啊。只要记住最关键的公式,其他的记得住就记,记不住就先推好了,也非常快。他说那怎么行呢,哪里来得及啊。

今天的初中数学,很大程度是希腊时代的思想。希腊人在人类文明史上至关重要,在数学史上则是独一无二。他们把数学当作了追求理性、自由、智慧的工具,甚至把数学等于理性、真理本身。

亚里斯多得曾经提出过「第一性思维」,也就是从事物的基本概念、原则入手,去推导认识事物,解决问题。平面几何,就是非常典型的「第一性原理」思维的产物。欧几里得在《几何原本》中,提出了几条公理和公设,然后推导出了各种定理,做出各种证明。

这也就意味着,在这样的知识体系中,知识并不是「平等的」,而是有「起源」和「派生」的差异,掌握了基本的原理、概念,其他知识则是一层一层的推导、演化出来的。一个顶尖的老师,可以把这个过程清晰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去有层次感的建构知识体系。而一个顶尖的学习者,善于自己去建构这种有层次感的体系。

所以我跟同学说「要记住最关键的公式,其他的记得住就记,记不住就先推好了,也非常快」。这个的基础,是我已经层层建构了知识体系,清楚那个推导过程,知道什么是「起源」什么是「衍生」,因此挺有层次感,重点分明。反过来大多数人上手就是强行记忆和刷题,没有这个建构过程,自然也就看不出「什么重要什么次要」,那就变成了「什么都重要」,什么都重要就等于什么都不重要,也就很难学好。

亲儿子和干儿子

大多数人在学习中,和知识的关系,更像是「干儿子」。别人的娃,不那么熟,也没那么多爱。

而顶尖的学习者,他们掌握的知识更像是「亲儿子」。哪怕一开始也是来源与他人的思想,他们自己推导过,思考过,自己一步步建构起知识的体系。因此对其中的细节熟悉,也能把握大框架。因为是「自己生过的」,也容易对学习有感情。

从这一点来看,应试教育的不靠谱在于,硬生生扔给学生一堆小孩,就让学生做爹一定要带好,真是勉为其难。

知识建构过程动态的复盘

在演示这套软件给一位家长的时候,他说「哇,这套数学知识体系,很多人都需要」。

但从教育的角度,我的关注点并不是直接把这个结果给学生,最关键的是,让他们从头建构起这套知识体系,进而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建构能力,这才是终生受益的基本功。

学会知识建构的过程,要把看到最终的知识建构结果,更关键。

因此,在学习系统中,不仅有静态的、最后结果的关系图,同时也能够重放知识建构的动态过程,让学生看到建构是如何发生的。

这一点在团队学习时,效果更大。例如同样一个章节下来,同学不仅仅可以看到自己的建构过程,也可以看到其他同学、老师是如何建构的。对比本身就能产生很多学习。

学习进度管理的系统化可视化

在知识体系进入系统之后,学习管理也就可以系统化可视化。

这里面有两个基本任务:

  • 战术层面:知识点级别的管理
  • 战略层面:章节、模块层面的学习管理

在知识森林中,这种管理依赖于两个基本功能:

  • 加标签功能:给知识点加标签表示不同的状况,例如「完全掌握」、[有待改进]、[问题严重]
  • 显示规则定义:根据相关的标签数据,显示不同颜色。例如默认显示为白底,有「完全掌握」标签的知识点显示为绿色,[有待改进]显示为黄色,[问题严重]显示为红色

演示:知识点掌握状况视图

演示:章节进度视图

因为这种管理,是基于卡片和标签功能自定义,并非写死在系统中,因此学生可以自行定义掌握度和显示规则,有管理上的灵活性。

做题训练与知识体系建设的整合

一味的刷题并非好事,但一定量的解题训练对于掌握知识很重要。关键是,将做题训练和知识体系建设有机融合。

1)基于知识地图、掌握状况确定训练重点

有了知识地图,尤其是掌握度状况图,可以确定到底接下来的重点在哪里。例如如果基础知识点都一片黄,那么应该首先训练相关基础题巩固基本知识,而不是应该过度关注综合题。

2)对错题难题,加入知识体系图,梳理与现有知识的关系

对于错题难题,分析到底涉及到什么知识点,录入系统,链接到相关的知识。一方面确保这道题的学习质量,同时进入系统后,将来可以方便的查询自己以往的错题难题,持续复盘分析。

3)基于题目训练,更新对知识点的掌握度判断

例如可能本来已经觉得很熟练的知识点,做题中出现大的问题,因此重新将掌握度设置为「问题严重」;也可能本身认为有待掌握的,在训练中持续可以理解应用,那么更新到「充分掌握」。

数据共享与协作学习:站在彼此的肩上

知识森林软件和建构式学习,作为「单机版玩家」已经很有价值,然而它真正的设计初衷,是为了支持协同的学习。

考虑如下协作松散的群体学习场景:

1)当学习某一章节后,学生可以查询老师、其他同学在这一章节的建构活动中,相关的知识点、关系,也可以重放他们的知识建构过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跟自己有什么差异

2)对于同一道题目,学生可以看到老师、其他同学,他们都关联到了什么知识点,对比自己所关联的知识点

3) 当同学想要学习特定的知识点,例如「数形结合」,他可以用这个标签搜索其他老师、同学标注的相关内容,看其他老师、同学,都给什么知识、题目打上了「数形结合」的标签,甚至包括那些由老师、其他同学创建的内容(在权限开放的情况下),也就是说,搜索其他老师、同学的案例库。例如可以看到其他、老师同学,在特定知识点、章节中,都关联了哪些错题,这样等于错题库共享了

4)在3的基础上,甚至可以进行数据统计,例如对于某个知识点,被同学标注最多的哪些题目,这样容易分析出典型题目。概括言之,在学习项目中,可以获取老师、其他同学的学习数据,从而展开数据分析。

5)对特定问题、知识点的讨论;看到其他同学、老师的笔记

考虑如下协作密切的团队学习场景:

1)协同创建、维护特定的知识体系,例如一个小组共同管理小组的数学知识体系。在每次课堂学习后,经过小组讨论,将大家确认的知识点、题目、关系创建到体系中。这样一来,就形成了长期的共同学习项目。而每次的讨论交流过程,也是非常好的学习。

2)特定专题的协同研究

例如对于「数形结合」之类的数学思想,小组的方式来进行专题研究,进行分工合作。

对于很多专题,诸如数学思维类,因为比较抽象复杂,一方面案例收集比较困难,一方面一个人很难考虑周全。而学习系统本身就是持续的在产生学习数据,尤其是当有一群人的时候;另外以团队方式,群策群力,更容易协同理清专题内容。

解题过程的录制与复盘

在学习过程的复盘中,对解题过程进行复盘,是一个基本的动作。

例如,将一道错题的解题过程进行复盘,理清其中的问题,往往胜过做10道题目。然而很少有人会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梳理。

对解题过程进行复盘,一个基本的思路是:

1)还原解题现场
2)分析解题现场
3)学习和改进

对于第一步,最好的办法是,首先把解题过程录下来,以便反思。由于不大可能每次都这么做,推荐在错题修正的时候来录制。

这样的原因在于,大多数人,一开始并不具备一遍解题一边复盘的能力;也不具备能够比较清晰的事后头脑复盘整个解题过程的能力。这些能力是锻炼后的结果。

关于这一步,推荐工具「柔记智能手写本」,它可以把用户在纸上的解题笔迹过程同步到手机app上,并且生成视频文件。

在「知识森林」学习系统中,对于知识点、案例中的视频,可以在特定的时间点进行评论。例如在3分20秒左右有反复停顿修改,那么可以对这个时间点创建评论。

这样一来,学习者可以在观看案例录像的时候,反思自己在那个时间点心理活动是什么,有什么相关问题。而其他同学和老师,也可以加入到具体的现场评估中。

同样的,因为案例、以及案例下面的讨论也可以加标签,甚至可以把这个解题案例、或者讨论链接到相关的知识点,以便将来查询。

楼船夜雪瓜洲渡

有次读陆游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我很喜欢的一句就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这里的瓜洲渡口,是当时扬州,京杭运河与长江的交汇处,超级繁华的港口。

然后我决定去看看今天的瓜洲渡口,是什么样子。

查了一下地图,我立马出发,从上海坐火车到了镇江。

为什么要到镇江呢?王安石写过一句诗「京口瓜洲一水间」。虽然古渡口属于扬州,但是从镇江过去反而近一些。

然后我从镇江过了长江,换乘了一趟公交车,再走了一段路,打听,终于到了古代瓜洲渡的遗址,今天是古渡公园。

公园里非常安静,几乎没有人。在古代,这里是长江与京杭运河的交汇处。今天因为水道的改变,已经不再靠长江。只有京杭运河缓缓地流过。

我独自坐在这里,想象一千年前,这里的繁华景象。船来船往、人声鼎沸、商铺云集。头脑中的喧闹和现实中的寂静对比鲜明,突然有一种感动,觉得自己和那些千年前的人,有一种互动。

陆游的「楼船夜雪瓜洲渡」,其实讲的是一个典故,讲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宋军击败金军的一战。

当年金主完颜亮南下,击败宋军,进入和州(今安徽和县),拆房造船,临江筑坛、杀黑马祭天,准备十一月初八渡江。

而在宋军这一边,由于宋军不战自溃,主帅被宋朝廷罢职,而接替者尚未到任,江防部队无人指挥,处于一片混乱状态,难以抵挡金军的进攻。如果长江被攻破,南宋将危在旦夕。

就像各种好莱坞大片一样,这时候一位小人物出现了,他会改变历史的进程。十一月初六,宋廷前来采石犒师的中书舍人、督视江淮军马府参谋军事虞允文见军无主帅,情势危急,便挺身而出,主动担任江防指挥,召集将领组织江防。当时宋军仅有金军的1/10,但宋军组织得法,击溃了金军的进攻。

在宋史里面有一段记录,翻译成白话文大致如下:

高宗命令虞允文前往芜湖催促李显忠交出王权的军队,并犒赏驻扎采石的宋军,当时王权的军队还驻在采石。十三日,虞允文到达采石时,王权已经离去,新帅李显忠还没有到任,敌人的骑兵已到达长江北岸,形势十分危急。宋军已没有统帅,将士们三五成群,卸除武装零星地坐在路旁,都是王权手下的败兵。虞允文考虑到坐以等待李显忠到来必将贻误国家大事,毅然招来诸将,勉励他们为国尽忠尽义,说:「金钱和高宗的命令都在这里,等立功以后给你们论功行赏。」众将士回答:「现在既然有了统帅,我们愿意与金人决一死战。」有人问:「你是受命前来犒劳部队的,并没有受命督战,如有人告发你,你难道会任凭他们责难吗?」虞允文斥责他说:「现在是国家存亡的关键时刻,我怎么能逃避不管呢?」

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以惧之」。

金在失利后,退至扬州。于是第二次对阵就在瓜洲外的长江江面上。由于宋军防守严密,金军终于未敢渡江。在军事上的失利加剧了金朝的内部矛盾,金主完颜亮被部下杀死,

我觉得这一战绝对可以拍成精彩的电影。当然如果了解中国历史,会发现很多超级精彩的故事。

虞允文本是一个文官,到前线的职责只是慰问军队。但他在此之前,一直在关注金朝的动态,而且担任过出使金朝的使者,同时进行情报收集。看到金人运输粮草制造战舰,回到国内立即上书朝廷,判断金朝会进行战斗,强调需要加强淮、海一带防卫。

所以各位不要仅仅看到最后他挺身而出的勇气,也要看到此前他长期的准备,这是一个关于勇气、勤奋、智慧和责任的故事。

在古渡公园里,坐在静静的京杭运河边,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千年前的那位主人公,从出使金国到采石大战,脑洞大开,简直是热血沸腾。

人文素养与知识体系的建构

我们谈素质教育,人文素养高的人,他们的背后也是整体知识体系建构的强大。

前面我去镇江的案例,如果从知识点的角度,包括了语文(陆游的诗、王安石的诗)、地理(瓜州、京杭运河、长江)、历史(宋金战争)、人物(陆游、完颜亮、虞允文)。因为这样的联系,事情变得很有意思,学习探索起来有乐趣,带着感情色彩,就容易理解和记忆。

楼船夜雪瓜洲渡

这种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建构能力,是学神区别于大多数人的内在特征。本质在于,探索、发现各种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反过来,应试教育则是画地为牢,忽略联系。语文就告诉你「这几首诗要背」,历史就是「考点在哪里」,非常的无趣。

而人文素养高的老师,则善于用讲故事的方式,把各种事物串联起来,学生也容易听的津津有味。

就前面的案例,再拓展一下,金主完颜亮为什么要南侵呢?有种说法是,柳永曾经写过一首词《望海潮》,描述杭州的繁华:

东南形胜,江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传说完颜亮看了这首词,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这样一来,又可以把注意力放到柳永身上。写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又是怎么一个人呢?

如果老师用这样的方式去讲课,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去学习。从画地为牢走向整体建构,寻找事物的关联,学习会有本质的不同。

言之乏物背后的人文素养欠缺问题

在语文中普遍的问题,是作文言之乏物。

不光是写作文,哪怕是成年人,大多数人写文章,依然是如此。

这背后,人文素养的欠缺,是一个基本问题。因为缺乏平时对事物的观察体验,缺乏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发掘,因此任何一个话题,都只能草草收场。

反之,如果善于寻求建立事物之间的关系,日积月累,那么通常就容易由点到面,思路通达。前面的案例,也就是从一句诗歌,引出旅行体验、宋金战争、临危受命的英雄故事。

文科的知识体系建构

通常我们把语文、政治、历史、地理这些科目,称为文科。

很多人认为文科知识是缺乏脉络的。其实文科同样有脉络,只是理科的知识体系,大多数在课本中已经算是结构相对完整。而文科类,尤其是语文,在课本中是非常不成形的。

尤其是,诸如地理、人物、文学、历史、政治这些内容,都是互相关联。然而在教学上,条块化的分割成一个科目一个科目,本身就已经剥离了他们的内在联系。其实理科也有这个问题,只是相对而言理科科目,教科书内在完整性比较高。

所以对于文科类的科目,超越于课本,去建立跨领域的,相互关联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

而且由于科目本身的完整性低,加上文科也常常不像理工课那样有标准化的共识的知识结构体系,更有多元化色彩。这种「建立整体知识脉络」的难度和工作量,要高于理科。在这种情况下,可视化的知识体系建构工具,加上团队协作的共同创造,往往才能有效达成目的。

学习冠军训练营(在线项目)

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应该是基础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然而今天,教育体系并不是为此而设计。

这是学习冠军训练体系,旨在解决的问题。面向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在中学开始的阶段,用一年的时间,训练起出色的学习能力,不仅仅是能够有效消化课堂科目的知识,更能持续的反思、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实现「授人以渔」。

学神训练体系

训练项目详细介绍请访问:学习冠军训练项目介绍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