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奖3要素:让客户飘起来

  • FFC法则:3个要素,确保真实具体的夸奖他人
  • 如何让同事愿意主动的帮你
  • 销售人员夸奖的禁忌和技巧
  • 如何让你的夸奖,更有冲击力

有次我和公司的同事,一位客户经理,一起电话会议他的客户。

接通电话后,他首先向我们彼此做了介绍,然后我和客户开始沟通。突然,我看见同事发给我一条消息:John,太牛了,30秒。

我忙着讲电话,也没有理他。挂了电话,问他:“啥?”

他说:“30秒,客户明显心情愉快啊。”

其实我根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意识,很多事情已经成了习惯。

FFC法则

夸奖切忌空泛。

包含3个元素,你的夸奖会听上去真实可信。

我将这3个元素,统称为FFC法则。它们是:

  • Feeling:感受
  • Fact:事实
  • Compare:对比

让我们看一个简单的例子:

你的服务很赞!

这个只有一个F:感受。

如果我们这样说:

你的服务很赞啊。每次杯里的水剩的不多时,你就补上了。其他人通常是等我要求加水,才过来。

在这句话里,包含了:

  • 感受:你的服务很赞。
  • 事实:每次杯里的水剩的不多时,你就补上了。
  • 比较:换一个人,通常是等我要求加水,才过来。

怎么样?是不是感觉真实具体了?

忽略了这3个元素中的任何一个,往往你的夸奖效果,会大打折扣。

再分享一个案例。

2008年,我参加国际青年成就(JA)的公益活动。

我和7、8名来自500强公司的志愿者,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给学生做一个公益的求职课程。课程在周日进行,持续5周。

我是志愿者团队的组长,需要负责整体的协调工作。

在课程结束后,我收到了Lucy(化名),学生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发来的邮件。

如下是我的回复邮件。

Hi Lucy

看到这封邮件很感动。

过去的两年里,我每次做完什么事情,都是很开心的告别。因为我总觉得未来很精彩,很多事情可以尝试,总是急不可待的想向前冲。

可是这次我有些沮丧。这次JA是我两年里,第一次想让时间停下来。

其实感动不是从收到这封邮件开始的。在国庆节与你第一次讨论CG的时候,我就觉得你很不一样,因为你总是在谈“如何提高课程的质量”,“怎样才能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收获”,总是在想着怎么去帮助别人。即便如此,在整个课程中你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无论是对工作的热情与承诺,还是才华与创意。

谢谢你。能够与你一起共事,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John

让我们来看看,这3个元素:

1感受

  • 看到这封邮件很感动。
  • 我有些沮丧。
  • 能够与你一起共事,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

2事实

你总是在谈“如何提高课程的质量”,“怎样才能让同学们有更多的收获”,总是在想着怎么去帮助别人。

3)对比

  • 过去的两年里,每次做完什么事情,都是很开心的告别 => 我两年里,第一次想让时间停下来。
  • 国庆节与你第一次讨论CG的时候,我就觉得你很不一样 => 即便如此,在整个课程中你还是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

连环炸弹:让对方飘起来

一些恐怖杀手,在进行破坏活动时,会使用连环炸弹。

也就是在一次爆炸后,稍后的时间,会进行二次爆炸。这样一方面增大杀伤力,另外一方面,阻碍救援。

我们可以把这个概念,用到好的方面。例如夸奖上。

这是一个简单有效的模板。

尽管_____(已经很相信你的能力),但是,你______(居然还是让我大吃一惊)。

考虑到______(阻碍你达成成就的客观事实),这是一个______的成就。加油,______(鼓励对方再次超出你的期望)。

上案例

=====背景=====

Jason(化名),转入猎头行业不到一年,就成为该公司的顶级猎头(业绩公司前5),并且获得了升职。

在收到他的升职消息后,我回复了邮件

=====原文(英文)=====

From: John Xu <johnxu@gmail.com>
Date: Thu, Jun 30, 2011 at 6:14 PM
Subject: RE: Good News on Jason Kang
To: ***, ***, ***

Hi Jason

Never doubt your potential, but I’d like to say you even beyond my wildest expectation.

It’s great achievement considering you just got foot into this industry LESS THAN 1 YEAR. Keep going and looking forward to breaking my glass again. ^_^

 

John

=====翻译(中文)=====

From: John Xu <johnxu@gmail.com>
Date: Thu, Jun 30, 2011 at 6:14 PM
Subject: RE: Good News on Jason Kang
To: ***, ***, ***

Hi Jason

尽管从未怀疑过你的潜力,但不得不说,你甚至超出了我最狂野的期望。

考虑到你进入这个行业未满一年,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加油,希望再次让我跌破眼镜。

John

关键:递进的对比,和强有力的客观挑战

这个模式的关键,是一个递进的对比。

尽管从未怀疑过你的潜力…但是…你甚至超出了我最狂野的期望。

这种对比会让你的夸奖充满力量。而后面陈述的客观挑战(进入行业未满一年),奠定了夸奖的真实性。

你遇到的障碍越强,这种效果就越有力量。

在这里,我只用了“LESS THAN 1 YEAR”(进入行业未满一年),几个字但已经足以表达巨大的障碍。

销售与赞扬的关系

以我的观点,如何有效的赞扬他人,应该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对于销售,尤为重要。

到底原因在哪里呢?

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当我问起他人,到底赞扬的作用在哪里。不少人的回答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是的,这是赞扬的用处之一。尽管远远不是全部。如果别人心情愉快,自然更愿意和你打交道。

激励他人超越自我

2003年。我在一家软件公司。

那是我的第一份工作。工作两年了。

我发现自己无论做什么,做与不做,似乎都对公司没什么影响。已经可以看到自己50岁的样子。最悲惨的是,那明显不是我想要的。

我梦想的公司是微软。

我渴望到这家软件行业的顶级公司,去看看它是怎么运作的。我希望可以和聪明、热情、勤奋的人一起工作。

但我从来没有外企经历,我的英语完全说不出口,我知道微软招聘“最聪明”的人,我觉得自己不符合这个标准。

我的同事,唐,知道我有这样的想法,经常对我说:

“XQ,你的能力完全可以的。”

我真的可以吗?虽然那时候我还不确认,但是…如果没有他的激励,很可能…我会一直觉得自己不行。

最终,我裸辞离开了第一家公司。5个多月后,进入了微软。

进入这家公司,我立刻发现了它与上一雇主的巨大差异。

在走廊里,我经常遇到几个实习生。他们脸上充满了热情和微笑,在办公室里跑来跑去忙活。

我发自内心的感叹:微软真是一家伟大的公司。在很多人身上,充满了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活力。即使是一个实习生,也拥有比大多公司正式员工所没有的工作热情。

受到那种热情感染,我发起了一个讲座,关于微软竞争对手的技术体系。在第一家公司两年多,我从来没有干过这件事情。

花了10多个晚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准备了100多页的PPT(只是一个小时的讲座)。

对于自己的演讲能力严重缺乏自信,我忐忑不安的开始了处女秀。

在作完讲座后,我的mentor(微软会给新员工指定一个资深员工,帮助他们融入工作,以及解决工作的问题。称为mentor)走过来,大声对我说:

John, you really beyond our expectation! (John,你真是超出了我们的期望)

天哪,我得到了一个很高的肯定!一个对于演讲能力完全没有信心的人,就像得到了救命稻草。我到现在都还能感受到那种激动的心情。

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常常会对自己缺乏信心。来自外界的肯定,可能会成为影响他人决策,鼓励他人超越自我的动力。

提升客户、同事、合作伙伴在公司的地位和形象

在微软的时候,我收到了这么一封邮件。

说明:原文为英文,已经改为中文。其中部门和人名,作了化名处理。

From: GPP
To: John Xu
Cc: GPP

Subject: 答复: 上海市天同公司 – 如何在中国订购媒体中心周边硬件

Hi John,

请问您已经将解决方案反馈给经销商了吗?能否了解您对此次请求的满意度?

Emily Zhu

 

GPP是微软客户部门下面,新成立的一个内部服务团队。由于微软越来越大,导致不少问题,连微软内部的员工,也不一定知道该找谁进行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将“不知道找谁”的问题,转交给GPP团队,有他们帮助解决。

由于我经常和经销商打交道,自然会从经销商那里,得到一些“不知道该找谁”的问题。既然有了这个服务,当然要利用。所以我已经两次,寻求GPP的帮助。其中一次,就是咨询“上海市天同公司 – 如何在中国订购媒体中心周边硬件”的问题。

Emily是GPP部门的负责人。

当看到她的邮件后,我的反应是:为什么她会发这封邮件呢?她的需求是什么呢?

作为一个新成立的团队,“生存”应该是首要的需求。而在企业中,生存的根本原因,是对于公司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所以,Emily应该是想寻求一些证据,证明团队的工作,的确对于公司是有价值的。

我回复了邮件:

发件人: John Xu
收件人: GPP; Emily Zhu
抄送: ***
主题: 答复: 上海市天同公司 – 如何在中国订购媒体中心周边硬件

Hi Emily

我已经转发了方案给经销商,但还没有来得及跟进。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信息已经足够了。

趁此机会,我想感谢您们的帮助。这是我第二次利用GPP。在上一次的ESD(一款产品)销售项目中,你们提供的参考案例,帮助在销售演示中,说服了客户。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进入了原型验证阶段。

在经销商的销售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需要公司内部跨部门合作的情况。但是有时难于快速找到相关的内部资源。GPP在这方面弥补了一大缺口,这将会有利于我们促成销售项目和经销商满意度。

再次感谢你们的工作。

 

John

 

在发出邮件后,我很快的收到Emily的电话,表示感谢。

事情并没有结束。

有一天,我收到一封内部的电子期刊,发现了我的这封邮件。第二段和第三段,分别成为了两个引用的“客户反馈”。在一家大公司,你不仅仅要做事情,而且也要让自己的工作“看得见”。电子期刊是一个有效的曝光方式。

其实这是我预期的结果。

当我回复邮件时,我的目标是:不仅仅是让对方感到我个人的谢意,而且能让他们用此作为一个证据,向其他部门、总部的上级,显示工作的价值。

在第二段,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帮助公司的销售项目。

趁此机会,我想感谢您们的帮助。这是我第二次利用GPP。在上一次的ESD(一款产品)销售项目中,你们提供的参考案例,帮助在销售演示中,说服了客户。现在,这个项目已经进入了原型验证阶段。

而第三段,则是从更高的角度,来整体分享,我对他们价值的认知。

在经销商的销售过程中,我们经常面临需要公司内部跨部门合作的情况。但是有时难于快速找到相关的内部资源。GPP在这方面弥补了一大缺口,这将会有利于我们促成销售项目和经销商满意度。

想象一下,这些话难道不是他们自己很想说的吗?但是让一个“客户”来谈,要比自己有说服力很多。

我的措辞,重点并不是我多么感谢他们的帮助。而是从公司业务的角度,去讨论他们带来的收益。个人的情感,并不是一家公司维持、扩充一个团队的理由。

在那份电子刊物上,我看到还有其他两个来自销售的反馈,形式如:

感谢GPP的工作,给我很大的帮助。

相比之下,谁更有说服力?谁更能给GPP深刻的印象?谁更能帮助GPP展示他们工作的价值?

在此之后,当我们部门寻求GPP的帮助时,如果比较紧急,他们常常会在公司流程的范围内,帮助我们更加优先的处理问题。可能一般的你需要等到第二天,如果有人愿意帮助你优先处理,也许当天就有结果。

惠普中国前CEO孙振耀曾经说过:“要懂得去抢别人的优先级。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当很多人需要一个人的合作时,这个人就要对手头上的事情分出轻重缓急。你在对方那里的优先级程度,决定了你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别人的支持。不要去抱怨别人不帮你,多去反思自己在对方的心里有什么样的优先级,多去建立自己在对方心中的信誉和地位。”

作为销售人员,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何让他人在关键时刻,愿意跳出来支持你一把?抱着帮助他人成功的心态,在日常工作中去支持你的客户、同事、供应商,是一个打地基的工作。

倒追法则:帮助他人成功。

关于这封邮件的两个细节:

第一:通常我写感谢信,喜欢用中文,因为对语言的把握更为精准,更容易写出感觉。但这封用的是英文。最关键的不是因为它是微软的工作语言,而是考虑到,我希望他们可以轻易的把这段文字,转发给公司内部的同事和老板。而很多人并不是中国人。

第二:抄送对方的老板和团队。感谢的时候大声的说,批评的时候关起门来谈。

第三:在我离开微软的时候,Emily特意回邮件给我,说我对他的帮助很大。

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我总觉得,夸奖他人是每个人的基本功,对于销售更是如此。

思维会决定你的行为,但其实反过来,你的行为,也会逆向影响你的思维。

如果你每天都要夸奖他人至少一次(真实具体的)。这件事情会倒逼你去关注他人,留意他人的行为和语言,这样才能持续的挖掘出“亮点”。

逼迫你去发现他人“亮点”这件事情,长期以往,又会对你的思维产生影响:你会更加习惯于关注他人的积极方面,而不是消极方面。

当你一旦开始做夸奖这件事情,你就会发现,自己会得到不少善意的回应。从而更加有动力,去做“夸奖”这件事情。这种正想循环,会帮助你养成“夸奖他人”的习惯。

那么,它和销售最大的关联在哪里呢?

几乎所有的购买行为,客户都抱有同样的动机:希望未来会有积极的改变。因此,对于销售人员,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他们也期望你具备这样的思维方式和能力:给客户带来正面积极的改变。

一个能够随时发现他人的优点,并且大声的说出来的人,在本质上匹配这样的要求:你在给他人带来正面的、积极的改变。

夸奖的禁忌和技巧

对于销售人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 大多数时候,遵循FFC法则,做到有根有据;
  • 请教也是一种超级有力的赞扬方式;
  • 从你的同事做起,那些后台服务人员,他们对于销售的成功也很重要,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他们的工作,帮助他们说出做得好的地方;
  • 感谢信/赞扬信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同样记得遵守FFC法则。
  • 越是远离销售决策权、远离购买时间点、在客户架构中越是处于下层的人,你的夸奖可以更多;反之要谨慎,只是对签字的人说好话,很容易被认为是马屁精,不论你是不是。
  • 当别人发现“夸奖他人”是你的习惯后,对你的接受度会高很多。
  • 从安全的关系来练手…例如你的太太(其实是应该经常被夸奖的人)、你的朋友、老客户

使用比喻

某美女,要去参加聚会。她觉得最近状态比较低迷,有些担心。

我说:“没关系,在9楼即使是坐着,也比3楼跳着的人要高。”

“John,你真会讲话!”

好吧。

比喻,是放大赞扬冲击力的杠杆。

造成这种冲击力的,我觉得有三个重要的原因:

1) 让人发现比对人告知,更能激发对方的情感

直白告知,对方只有一个接受的过程;而间接表达,对方需要去思考和发现。

你实现了一种互动。

发现的效果,通常要好于直白。

例如,你可以对一个女孩说:

“你的笑容是毒品”

比起它直白的版本,哪种会更好?

2) 共鸣的感觉

这里还有一个因素…当对方理解了你的比喻时,你们之间可能会产生一种共鸣的感觉…尤其是比较复杂,相对需要背景知识的比喻。这种感觉会在情感上造成影响…共同点本身就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看重的内容。

3) 形象化

抽象的事物,很难激发我们的情感。而事物在脑海中越形象,我们对它进行二次处理的能力就越强。

比喻是形象化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很多现有的事物,可以激发我们自然的,在情感上的联想。你可以直接借用。

你的同事在非常有限的条件下,出色的完成了工作,击败了资源丰厚的竞争对手。你会怎么说?

“你做的太好了。”

打个比喻怎么样?

“开牛车都把法拉利甩了一圈还不止”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