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稳还是自由
富爸爸微笑着回答:“安稳和自由可不是一码事……事实上它们完全相反。你越是追求安稳,拥有的自由就越少。最安稳的人就是那些坐在大牢里的人了,这就是安稳的极致。”他接着说下去:“如果你想要自由,就得放弃安稳。”
《富爸爸:辞职创业前的10堂课》
在春节的饭局上,有熟人的小孩正在毕业季。于是听到了好几个关于职业的建议。有人建议考公务员,有人建议考教师证,有人建议去做会计。
无论哪一个选项,都有同样一个关键词:安稳。
你是人吗?
有句话叫做“We have potential to be a human being”,意思是说:“我们有成为人的潜力。”
反过来理解,我们大多数人,其实还不是人。为什么呢?
不同于其他生物,人类的特征是能够思考。然而,大多数人在整体上,是机械性的受到外界的操纵,而没有独立思考。
大多数人生下来,几岁后开始读书。为什么读书呢?父母告诉你这样可以考个好大学,然后找份好工作。什么样的工作是好工作呢?安稳的、社会地位高的、赚钱的。教师、公务员、医生、国企或大外企员工等等。然后20多岁供房、30岁结婚、张罗生小孩。
以前的人,都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现在的人,都是热爱旅游热心公益,对了,还喜欢小猫小狗。
求职者在面试时,都是“认真负责、善于思考、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愿意学习、重视团队合作”。
如果你只是习以为常的接收外界的灌输,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和质疑过。恭喜,“有成为人的潜力”。
关于安稳的对话
跟一位大学生聊起职业问题。他说考虑进入地方的一家国企,因为安稳,而且国家垄断收入高。但不喜欢那种环境,沉闷缺乏生气,按资排辈。
我问他:“为什么安稳?”
他说:“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大家都是这样的”,是典型的没有思考过的表现。
我继续问:“那你的观点呢?”
他说:“可以按时发工资,不会倒闭”
他的父母以前也是在一家垄断型国企,在2000年左右的国企改制中,被分流掉了。
我问他:“以前你的父母,是不是也觉得他们的公司不会裁员?”
他说“是的。”
“那么为什么,你现在就认为进入这里,将来可以一直有饭碗呢?”
他说:“好像大家都这么认为把?”又绕回来了。
我没有继续纠缠这个问题,问他一个问题:“安稳值多少钱?”
他愣住了,说:“这个能用钱衡量吗?”
我说:“你的这份工作,用30年计算合理把。30年,我们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他说:“合理。”
我问:“平均每个月8000块,是不是合理。”
这是在人均收入2000-3000的小县城,他同意。
那么8000x12x30=288万。
不考虑通货膨胀、利息、现值等因素。我们现在要得到的是一个整体的概念。
我说:“那么这样算下来,这份工作的价值是288万。也就是说:你为了288万,去选择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当然这里有很多简化,但重要的是关注全局”
“那么,如果你有288万,你在选择工作的时候,还会把安稳作为首要标准吗?”
他说:“不会。”
“所以,对你而言,做出这个选择,追求安稳其实只是表象。而主导的因素,却是钱。可以这样理解吗?”
“可以”
“如果钱是关键的因素,那么你在选择第一份工作时,应该考虑的关键标准是什么呢?”
他开始进入思考状态。
“收入,还有赚钱的能力。”
“哪一个更重要。”
“赚钱的能力,收入嘛,反正一开始多少也差别不到哪里去。”
“那么在你现在的目标国企中,你突破赚钱能力的概率有多大?”
“恐怕很小,他们是靠政策垄断的。”
那么,为什么不去找一份帮你突破赚钱能力的工作呢?
安稳是弱者的首选
他点点头接着说道:”看看’安全’这个词的表面下有什么,你会发现是’恐惧’藏在下面。这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说’好好上学’。这不是出于对学习的热爱,而是出于恐惧–怕找不到好的工作,怕挣不到钱。
看一看老师在学校里是如何激励学生的吧,是通过创造恐惧。他们说’不好好学你就会不及格’。他们是用对失败的恐惧来鞭策学生。当学生毕业找到工作后,恐惧又一次成为动力。雇主会有声或无声地告诉他们’不好好工作你就得走人’。员工们因为害怕而更努力地工作–对于桌上没有食物的恐惧,对于没钱还房子贷款的恐惧。
人们渴望安全的原因正是恐惧。但问题是安全并不能治愈恐惧。它只是把恐惧暂时盖上,可它始终还在那儿,就像一个藏在床底下窃笑的老巫婆。”
富爸爸:辞职创业前的10堂课
安稳和乏味常常是孪生兄弟。
一个学生跟我说:他的首选目标是公务员,然后是国企。尽管,他觉得这两类工作,都比较乏味,而且人际关系复杂。
我问他:“如果你能拿到Google的offer,你会选什么?”
他说:“当然选Google”。
他的首选目标,其实并不是心里真正的理想目标。而是权衡现实之后,自动打折的一个平衡产物。
在“自动打折”的背后,通常有一个心理因素:觉得自己能力不足,缺乏自信。
记得以前读政治,谈到中国的改革策略,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抛开这个策略本身,看一个人对“效率和公平”的态度,很能反映他的心理。
强者看重效率,弱者期望公平。
说明一下,弱者眼中的公平,很多时候是“保障”、“平均”、“按劳按资历”而不是“按效果”。
我在做简历讲座的时候,谈到在企业招聘中,大多数简历其实从来没有打开过。有人就说:“这不公平。HR为什么不能认真对待每份简历。”
这是一种典型的弱者心态。你期望对方“公平”的对待,而不是从效率的角度,看待它的合理性。
国企、公务员(不是做官,做官和公务员是两码事)之类的职业,与完全自由化的企业相比,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前者更注重公平保障(当然仅针对圈内人)、后者更注重效率。
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做出的贡献大大超出一般同事,你通常不会甘心于一个公平优先的系统。凭什么你做出了2倍的业绩,但是收入还要比“老同志”低,就因为他们是工作10年的老同志?
你很可能会选择高度竞争的市场机制,能者多得,弱者淘汰。
但反过来,如果你觉得自己能力弱,那么选择一个“公平”的地方,一个“有保障”的制度,就是自然的结果。你希望干1天活就能拿到钱,签订终生合同,每年收入上调10%,只要不出错误,3年就可以升职。“老同志”得到优待。5年后会给你买房提供无息贷款,养老金丰厚。永远不会炒人,只要进去了就有了一辈子的保障。
选让你兴奋的工作
You’ve got to find what you love. And that is as true for your work as it is for your lovers. Your work is going to fill a large part of your life, and the only way to be truly satisfied is to do what you believe is great work.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 So keep looking until you find it. Don’t settle.
Steve Jobs
从2004年开始,我参加了各种针对大学生的求职公益讲座和培训:同济、复旦、上海交大、上财、上外、华东师范大学…….
我想传播一个理念:选择你所热爱的、让你兴奋的工作,而不是一份安稳乏味的“好工作”。
但是收效甚微。人们觉得“很有道理”,但依然走着原来的道路。
根源在哪里呢?大多数人都有弱者心态。自然做出了弱者的选择。
强者看重“出结果”,弱者关注“不犯错”。安稳是“不犯错”的选择。
我的感觉是:如果要激励人们跟随自己的内心,改变弱者心态是关键所在。
那么什么是改变弱者心态的有效方法呢?
和一位做培训的HR聊天,他谈到:他们各个区域的销售经理,要求最多的就是员工心态培训。因为经理们觉得员工心态不够积极、自信。
我问HR:“你觉得心态培训,真正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吗?”
他说:“不是,但是既然大家有要求,就做呗。”
他们前一段时间,做了“积极思考”的培训。效果吗,你懂的。
你也应该有这样的经历:看到一段名言、文章、视频,或者听到一段讲座,热血沸腾,浑身充满了斗志。3天后,一切回到解放前。
即使是乔布斯的斯坦福演讲,看到的人当中,真正从此改变人生的,又有多少。可能受到影响的,是那些已经在奋斗当中的人,只差这么一口气。
成功学会告诉你:改变心态才能成功。其实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条路的失败概率极高,更有效的道路恰恰相反:成功才能改变心态。
持续的成功会帮助你树立强者心态;持续的失败会导致你强化弱者心态。
即使是曼联这样的球队,在连输几场之后,也会人心浮动。教练这时候的首要策略,就是赢得一场球,稳定士气。
中国足球队,倒是喜欢做心态教育,亲,还要对国旗宣誓哦。
与其培训销售人员“积极思考”,不如培训他们“如何把客户响应率从5%提高到50%”。你发两封邮件就能够得到一个客户的响应,自然心态就自信很多。
我与其告诉你要“积极思考”,不如教你如何让简历1秒抓住HR眼球。面试机会多了有的挑,自然你就更自信。
能搞定就有自信,搞不定就缺自信。
如果你缺乏信心,更需要去寻找到有效的方法,来达成突破。
但是大多数人,走上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他们越缺乏能力缺乏信心,越渴望“安稳”的工作。而安稳的环境,常常更难于让人在能力上达成突破。例如垄断性企业,你很难看到自己的工作,对于最终绩效产生的影响。而能力的下降,导致他们更依赖于安稳。恶性循环。
关注“安稳”得到安稳难,关注“方法”获取安稳易。
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
在大学生当中常见的问题,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
我大学的时候,有两个游戏:帝国时代和星际争霸。
我喜欢打帝国,不喜欢玩星际。因为在帝国中,我经常将其他人打得满地乱跑找不到牙;而在星际中,我经常被其他人打得无处藏身。
如果你能够掌控游戏,你更可能喜欢上这个游戏。
大多数人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办法掌控“工作”这个游戏,无论是做为行政助理、营销专员、HR经理。缺乏热情是自然的结果。
遗憾的是,这批人是社会的主流,甚至在不少知名的公司,也是如此。所以你得到的不少观点,都是来自于他们。
在参加求职培训的时候,我好几次听到来自知名500强公司的志愿者,给学生分享自己的心得,说:“大学时代是最美好的时光,你们要好好珍惜。”
如果大学是最美好的时光,这不是意味着,你的人生在20岁就到了高峰了么。岂不是越活越没有意思。这明显是一个失败的案例,应该去分析他们失败的原因,而不是觉得“哇,大学真是最美好的时光。工作是枯燥的。”
这些分享者都是热心人,但热心人不等于就是正确的。使用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去判断,避免盲目的接受。
他们是没有能够享受到工作的乐趣的人,是没有掌控职业这个游戏的人。
想想你的职业选择的理念,例如“安稳”,到底来自于怎样的人群?
培训项目:30天让雇主倒追你
前面谈到,大多数人之所以去选择安稳的工作。根源是弱者心态。
他们缺乏信心,在高竞争的环境中胜出;他们内心觉得,自己无法掌控工作这个游戏,无法享受其中的乐趣。
那么,如果….你意识到,自己可以做的出类拔萃,可以凭借能力获得高回报,你的选择,会有怎样的改变?
- 你还会选择一份枯燥乏味的工作吗?
- 你还会放弃自己的野心、念想,在20岁的时候,就凭借养老金的多少来决定你的职业吗?
- 你还会愿意和这样的同事相处十年吗?他们每个月最开心的日子,就是发薪水的那天。
要树立这样的心态,不是盲目打气,而是赢得胜利。胜利会给你切实的信心和乐趣,为你的下一步奠定基础。
在读完此书之后,你应该发现:以前很多时候你觉得的“运气不佳”,其实是“方法不好”。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在学生中存在,即使是职场中人,他们的“方法”常常是低效的。
一个高盛的实习生,接到老板给她的任务。这个任务通常需要4天左右。她问我有没有高效的方法。我看了一下,告诉她如何运用Excel,避免重复劳动的关键。
后来她请我吃饭。跟我说她向老板申请3天的回校工作(说学校有事),用了4个小时完成工作,然后开始玩。在第3天中午,发结果给老板。老板大为意外,夸她工作效率高。
我说:“我靠,你太狡猾了。老板,菜单,我要加菜。”
树立强者心态的关键:掌握高效方法。
在几年的求职公益讲座之后,我厌倦了。厌倦了“大家都觉得正确,但是却没有改变”的局面。
我决定把精力放到“方法”上。如果你掌握了一流的方法,如果你开始取得突破性的成功。你会更有可能“Follow your heart”。
这本书是思路改变后的产物。它的目的是帮助你在“求职营销”上,成为一流。
同时,我设计了一个培训项目:30天让雇主倒追你。它的目的,是在“产品”上,让你拥有吸引雇主的强大特性。
这个培训项目,包含一软一硬两门技能培训。
硬技能培训:Excel实战高手
“Excel又快又好”是进入大公司的利器,尤其是实习。这门课程帮你成为一流的Excel实战派。
软技能培训:倒追营销实战
如何创造出一种诱惑,引导客户在不知不觉中,主动选择你?
推销是一种高成本低收益的活动。在如今这个消费者越来越掌握主动权的时代,几乎所有公司,都需要更为有效的营销方式。
警告
我意识到“倒追”的巨大威力,是在保时捷的经历。
当进一步研究这种营销方式的时候,我发现,保时捷深刻影响了一个人,一个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重要的人物。
他在音乐播放器、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电子领域,打造出了革命性的产品,改变了整个行业,和我们的生活。创造了科技业唯一的奢侈品牌。
是的,乔布斯。
保时捷是他学习的重要标杆。
这两家公司,在他们的“倒追”诱惑力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一流的产品。
当我第一眼看到iPad的时候,就觉得“真是件艺术品”。而当我摸到它的时候,就有强烈的感觉要“买一个”。
同时,这两家公司的产品线,都是属于“少而精”的类型。
保时捷,汽车领域的传奇品牌,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源于核心产品线的巨大成功:911跑车。直到21世纪,SUV型的卡宴,让它们进入了一个新的利基市场。
作为市值5000亿美金的公司,苹果的主要产品也屈指可数:Mac系列、iPod、iPhone、iPad。
这个特点,应该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而不是偶然的现象。
乔布斯说:这辈子没法做太多事情,所以每一件都要做到精彩绝伦。
在前面,我们谈到了Guy Kawasaki的一段话:
“A级选手雇佣A+选手,
B级选手雇佣C级选手,
C级选手雇佣D级选手,
…
所以如果你的公司开始雇佣B级选手,
最终,你会发现公司充满了Z级的笨蛋。”
这段话,其实是他描述乔布斯的招聘哲学。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如果你不是A+选手,如何吸引A级选手呢?
简单的答案就是:成为A+选手。
这是我写下这本书,开设“30天让雇主倒追你”培训课程的原因。
这个培训的核心目的,不是传授技能,而是培养你追求卓越的态度。因此在培训课程中,你会遇到高度挑战性的实践任务,要求你把事情,做到“好10倍”。
追求卓越,这是每一家A+品牌、每一个A+选手背后的精神。
在和学生(还有在职人士)讨论他们的职业问题时,我常常听到一句话:“我会尽力的”。
在《勇闯夺命岛》中,梅森问古斯比:“准备好了吗?”
古斯比说:“我会尽力的。”
梅森说:“输家总是说会尽力的。赢者回家与选美皇后上床。”
追求卓越,意味着你要超越当前的能力去追求结果。而如果你只是尽力,那么永远是在舒适圈里打逛。
这个过程会让你有不少探索、创造、成长的乐趣,但也不可避免的会有头大和辛苦。如果你觉得很舒服的就能够对A级的选手,创造出巨大的诱惑。那是不可能的。至少超出了我的能力范围。
选择这条路,你就不能再说“我会尽力的”,而只能去想“如何做到?我的问题在哪里?什么是更好的方法?”。
准备好了吗?